26.7 C
Taipei
星期六, 4 5 月, 2024
首頁新聞專題造成小鬼猝逝的主動脈剝離分...

造成小鬼猝逝的主動脈剝離分AB兩型 研究:有家族史的人死亡率提高6倍以上!

藝人小鬼-黃鴻升在上個月因主動脈剝離猝死而英年早逝,也讓大眾開始關注起「主動脈剝離」的病症。而林口長庚的研究指出有家族病史的人,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2倍,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9月美國心臟學會重量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期刊論文:association of family history with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aortic dissection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期刊論文:association of family history with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aortic dissection

分AB兩型的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陳紹緯副教授表示,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三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

而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主動脈剝離後,假腔血液侵犯到主動脈弓、升主動脈,可能造成休克、心包膜填塞死亡,需要立刻手術;而B型主動脈剝離後,假腔血液侵犯到降主動脈。可能沒有併發症,有併發症則是分支動脈血管阻塞,造成缺血性病變。其中A型比較危險,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90%的病人會死亡,特別是在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以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 廣告 -

有家族史的人死亡率提高6倍以上

林口長庚研究團隊,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23,868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456萬個家庭,進行近3年的研究,發現主動脈剝離疾病,遺傳因素所佔比例超過50%;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2倍

院中有一案例:48歲的王先生,平時有抽菸習慣及高血壓病史,但無規律服藥,某日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的胸痛並延伸至背部,由同住的弟弟緊急送醫,經陳紹緯醫師檢查診斷為A型主動脈剝離,緊急進行主動脈置換修補手術,手術順利平安出院。醫師詳細詢問病人後得知,其父親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也曾聽長輩說有家族成員在年輕時發生不明原因猝死。

案例與研究結果相符,也就是家族性的主動脈剝離如果發病,發病年紀會較輕,且相較沒有家族病史患者,更容易需要接受外科手術,且常必須接受更複雜廣泛的外科重建手術

有家族史的民眾應積極追蹤治療!

醫師因此提醒有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宜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進行影像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及戒菸,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有主動脈病變應積極接受外科治療。萬一已經發病,治療後仍須嚴密的控制血壓和電腦斷層追蹤,因為不論A型或B型的主動脈剝離,長期都有可能因形成主動脈瘤而需後續手術治療,不可大意。

延伸閱讀
主動脈剝離是什麼? 專家告訴你常見症狀和好發族群!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 of Family History With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Aortic Dissection

期刊小檔案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是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的會刊,是全球最好的一份心血管雜誌,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它始終將有益於ACC會員作為首要宗旨,也是心血管內科領域最常被引用和影響力最大的一份雜誌。

- 廣告 -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