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C
Taipei
星期六, 27 4 月, 2024
首頁中醫中藥頭痛不想吃止痛藥?中醫:分...

頭痛不想吃止痛藥?中醫:分4大證型,分別按這些穴道助緩解

頭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適症狀之一,很多人在感到頭痛時會選擇服用止痛藥來緩解不適,然而長期依賴止痛藥可能會帶給身體其他方面的不良影響。因此,深入了解中醫如何看待頭痛問題,以及中醫的治療方法和保健方式變得尤為重要。根據中醫的觀點,頭痛可分為不同的證型,每種證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狀表現和緩解方法,不想一直吃止痛藥的你快點看過來!

中醫理論認為頭痛是身體內部失衡的一種表現,通常與人體的氣血循環、臟腑功能、情志調節有關。一般而言,中醫看待頭痛的發生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情緒因素:情緒過於激動或壓抑,導致氣血不暢,易引發頭痛。

- 廣告 -

2.氣血循環不暢:氣血循環不暢會導致血瘀,最常見的是氣滯血瘀的證型,這型的患者因頭部氣血無法正常流通,故造成頭痛。

3.臟腑功能失調:肝火上擾、脾胃濕困……等都會影響頭部氣血的正常運作,引發頭痛。

4.外感因素:風寒濕……等外感邪氣侵襲頭部,阻礙了頭部的氣血流通,也會引起頭痛。

1.氣滯血瘀型頭痛:頭痛持續時間較長,多屬搏動性疼痛,常伴有頭部沉重感,部位多在太陽穴。其他兼症可能有:易失眠,睡眠品質較差、小便尿色深,偶有便秘可能、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脈弦滑、舌質偏暗紅。

2.肝火上擾型頭痛:頭痛劇烈,常伴有頭部發熱感,頭痛部位多在頭頂或後腦勺。其他兼症可能有:易醒,容易做噩夢、高血壓病史、面常發紅、易怒、情緒起伏較大、聲大厚實,脈弦數。

3.風寒濕困型頭痛:頭痛突然發作,伴有寒冷感,頭痛部位多從前額開始。其他兼症可能有:喜食暖性食物,寒性食物、天寒或風吹則容易引發頭痛,小便頻繁,可能尿色清淡。睡眠時喜溫暖,容易做噩夢,脈浮緊。

4.痰濁上擾型頭痛–偏頭痛:頭痛呈搏動性疼痛或脹痛,常見於單邊頭部,有時延伸至額頭。嚴重可能伴隨噁心欲嘔,不欲食,聞到過重的味道會加重反胃感,吐後頭痛減輕。此類證型與現代醫學中的偏頭痛可互相參見,建議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膩食物。

1.氣滯血瘀型頭痛:

太陽穴:按摩此穴可促進頭部的氣血流通,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頭痛。

合谷穴:按摩合谷穴可疏通陽明經,促進氣血運行。

2.肝火上擾型頭痛:

太衝穴:可以平靜肝火,降低情緒激動,從而緩解頭痛。

太谿穴:有清熱、養陰的作用,可緩解肝火上擾所致的頭痛。

3.風寒濕困型頭痛:

風池穴:緩解頭痛要穴,針對頭暈、目眩、頸項僵硬也有良好效果。

印堂穴:臨床常用來針對前額頭痛、感冒發燒、高血壓。

4.痰濁上擾型頭痛:

足三里穴:調理脾胃的重要穴位,可和腸消滯,減輕痰濁帶來的頭痛。

豐隆穴:在中醫上為祛濕除痰要穴,多按摩此穴可以減少體內痰濁。

頭痛時日常保健

當感到頭痛時,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健方法可以幫助緩解症狀:

1.放鬆情緒:情緒不穩定或壓力過大可能會加重頭痛。嘗試進行深呼吸、冥想或輕鬆的休閒活動,以舒緩情緒。

2.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良的姿勢可能會導致頸部和肩部緊張,加重頭痛。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固定的姿勢。

3.適度休息: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可能會加重頭痛。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並在需要時進行短暫的休息。

4.熱敷:使用熱敷也可以有助於緩解頭痛。將熱毛巾放在頭部或頸部,持續約十五至二十分鐘。

5.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頭痛。優選一些輕度運動,如散步、瑜伽或游泳。

了解不同的頭痛證型及其相應的保健方式對於緩解頭痛並維持健康非常重要。但如果頭痛症狀持續時間過長、頻繁發作或伴隨其他嚴重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參考資料:

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patient-education/acupressure-pain-and-headaches 

- 廣告 -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