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疾病地圖 地震後眩暈、噁心?中醫怎麼...

地震後眩暈、噁心?中醫怎麼看「地震後眩暈症候群」?按4穴位緩解

0
37
Dizzyafteranearthquake
中醫認為地震後眩暈症候群主要涉及「肝主疏泄、脾土失和和心火亢盛」。

在4月初發生規模7.2的強震後,餘震仍在發生中,據報導餘震甚至衝破了1200次以上,中央氣象署也表明不排除會發生規模較大的餘震,使得人心惶惶,深怕下次遇險的就是自己。在地震之後,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出現眩暈、噁心……等症狀,診間也出現許多因「地震後眩暈症候群」前來求診的患者,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若眩暈發生又該如何處理呢?趕快來看看這篇吧!

地震後造成的眩暈以及其他不適感被稱為「地震後眩暈症候群」,其主要症狀包括平衡問題,相信很多人在地震後都會感到:「好像又地震了,實際上卻沒有地震」的情況,或是即使在地面上呈靜止狀態,卻時刻感受到自身在搖擺或其他物體在移動的錯覺;除了平衡問題外,其他常見的症狀含有眩暈、焦慮、創傷後情緒障礙以及睡眠問題。

- 廣告 -

關於平衡方面,主要是因為地震會干擾前庭系統並使人失去平衡感,正常狀態下前庭系統會接收來自感官的訊息,告訴大腦有關自身的空間及物體移動狀況,從而讓我們身體保持平衡,但當地面開始搖動時,身體還沒有準備好,我們的眼睛告訴我們周圍的物體應該是穩定的,但我們身體卻感到上下或左右搖晃,當人眼所見到的運動與前庭系統感覺到的運動不相符時,這些混合的訊息就會使我們失去平衡,導致噁心和眩暈甚至昏厥。

地震後很多人也會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障礙以及睡眠問題,地震往往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安全受威脅,這種不安感是導致焦慮和情緒障礙的來源,除此之外地震還可能造成人們失去家園、財產和生計,進而引發對未來生活的擔憂,所以許多人在地震後就容易失眠或是睡眠品質變差,又媒體報導上的渲染也會讓人感到壓力更大,增加情緒障礙的風險。

中醫對於「地震後眩暈症候群」的看法主要涉及「肝主疏泄、脾土失和、心火亢盛」。「肝主疏泄」意即在中醫理論中,肝負責調節情緒,當情緒受到壓力或不安時,肝氣易受阻滯,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從而引起暈眩的症狀。

此外,若肝氣受阻,就難以疏泄氣機,進而影響到其他臟腑如脾胃的功能,所以部分人也會有消化吸收變差,甚至出現噁心和嘔吐的症狀。同時,根據中醫理論,心主神明,意思是當情緒受到刺激或焦慮時,心火易亢盛,就容易引發心悸、失眠、焦慮、煩躁……等症狀。

通常眩暈或其他不舒服的情況應該會在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內消失。但如果地震當下或地震發生之後仍位於較高樓層的人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加敏感;又某些人天生容易頭暈,不適感的持續時間也會比一般人更長。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情緒脆弱或易受壓力影響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地震後的影響,因為情緒的不平衡會影響氣血運行,進而導致眩暈、焦慮……等症狀。以下是給「地震後眩暈症候群」敏感人的建議:

1.調節情緒: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等,以緩解焦慮和情緒不穩定。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於緩解眩暈症狀非常重要。

2.保持規律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恢復身體的平衡和健康。

3.適度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調節功能。但應避免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暴露在刺激性環境中,以免加重眩暈症狀。

4.均衡飲食:注意飲食均衡,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全穀雜糧……等營養豐富的食物,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過度飲酒和咖啡等刺激性飲品。

5.定期追蹤: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確保平時頭暈的症狀得到有效控制。

1.關元穴:位於腹部,肚臍下三寸。古書上記載關元穴可「回陽救逆」,多按摩關元穴可以疏通上下之氣血,改善頭暈。

2.太衝穴:位於足部,第一和第二趾骨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可以平肝息風,幫助調節肝氣並緩解噁心和嘔吐。

3.風池穴:位於頸部後方,大筋兩旁凹陷處。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清頭目,利五官七竅,針對眩暈、耳鳴、高血壓、頭痛……等頭面問題都有良好效果。

4.內關穴:位於手臂內側,腕關節上方約兩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寧心安神、和胃降逆,舒緩暈眩和噁心。

地震後眩暈、焦慮、情緒障礙以及睡眠問題的出現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如果情況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最近可能還是會餘震不斷,身體保養好才能避免自己下次地震後再次受到影響,我們在地震當下也需要清明的頭腦來幫助我們判斷並做出相對應的措施!

【延伸閱讀:不停地震出現「幻震」睡不好?醫:沒地震仍暈眩注意2身體問題】


Drcathsuinfo
蘇玟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