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定年紀後,大家對失智症的恐懼逐漸增加,以前總認為這是老年人才專屬的疾病,但隨著生活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失智症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如何在生活中預防失智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課題。中醫一直以來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在失智的觀點上不僅可以在讓我們懂得如何預防,還能有效幫助延緩失智症的發生,如果你已經開始覺得記憶力不如以往,擔心自己有失智的可能,那趕快來看看這篇吧!
中醫怎麼看待失智症的?這幾種臟腑和失智症最相關
在中醫理論中,失智症被視為由多種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複雜疾病,失智的發生通常與「腦」、「心」、「脾」、「腎」密切相關:
1.腦:腦在中醫理論裡被稱為「髓海」,其健康直接影響思維和記憶功能,又腦部的功能問題常常反映出整體腎精不足或腎氣不足的狀況,腦與腎的功能減退與失智症狀相關通常呈正相關。
2.心:心在中醫中主宰「神志」,心氣不足或心血虧損會影響情緒和記憶功能,心的健康對於思維、情感以及智力十分重要,當心氣虛或心血不足時,可能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失智症狀。
3.脾:脾主「運化」,負責將食物轉化為氣血,供應全身,脾虛會導致氣血生化不足,進而影響腦部的營養供應,於是引發記憶力下降或認知障礙,因此脾虛也可能是失智的重要因素之一。
4.腎:中醫認為腎藏精,精能夠轉化為腦髓,腎精不足或腎氣虛弱會直接影響腦部的功能,腎精是支持腦部健康的基礎,腎的不足會導致腦部功能減退進而影響記憶和認知,因此,腎精虧損在中醫裡被視為失智的重要內因。
想預防失智?中醫推日常5食物
1.黑芝麻:黑芝麻在中醫中被視為補腎益精的重要食物,中醫說腎藏精,腎精的充盈對於腦髓的滋養十分重要,而黑芝麻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微量元素,這些成分有助於維護腦部的健康,增強記憶力,特別適合腎精虧虛的患者有效補充腎精,從而滋養腦髓,改善因腎精不足而引起的記憶力衰退。
2.銀杏:銀杏具有活血化瘀、通暢經絡的功效,它能夠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由於血液流通不暢而引起的記憶力減退問題,還能預防和改善認知功能的下降,適合用於血瘀體質或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
3.核桃:核桃被稱為「腦部的滋補品」,具有補腦益智的功效,其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磷脂、維生素E和多種礦物質,對腦神經細胞的修復和保護有重要作用,補充核桃可以改善記憶力和注意力,對於工作壓力大、思慮過多導致的腦疲勞患者,核桃是一種良好的日常食療選擇。
4.黃豆:黃豆富含植物蛋白和卵磷脂,卵磷脂是構成腦神經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於神經傳導功能的正常運作,又黃豆中的異黃酮類化合物還能起到抗氧化作用,減少腦細胞的損傷,從而預防認知功能衰退,維持腦部健康。
5.紅棗:紅棗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對於促進腦部血液供應很有效,當氣血充足,能夠為腦部提供足夠的營養,大腦就可以維持正常功能,預防記憶力衰退,且紅棗的味道很適合加入各種藥膳食譜當中,非常適合日常養生,方便又好吃!
按摩3穴位預防失智
通過按摩以下穴位,可以有效活絡大腦,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1.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百會穴是全身經絡的重要交匯點,能夠調節全身的氣血運行,氣血充足是維持大腦正常功能的基礎,因此按摩百會穴有助於增強氣血供應,維護腦部健康,又此穴位與多條經脈相通,能夠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對腦部有活絡和調節作用,按摩百會穴可以有效促進記憶力和注意力,預防腦部退化,對於預防和改善失智症狀有顯著效果。
2.神門穴:位於手腕橫紋處,靠近小指側的凹陷處。神門穴屬於心經,能夠調節心臟功能,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它對於情緒不穩、心神不寧、焦慮失眠……等症狀特別有效,另外神門穴還能夠協調心腎之間的關係,達到補益心腎的效果,當心腎功能良好,情緒穩定,就能間接促進腦部健康,對於因精神壓力和情緒不穩引發的認知功能下降有調理作用。
3.風池穴:位於後腦勺兩側,枕骨下方,兩條大筋之間的凹陷處。風池穴可以疏通頭部的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特別適合因氣血不足或經絡不通引起的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按摩風池穴能夠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增強供氧和營養,對於防止腦部退化、減少頭痛和頭暈的發生有良好效果,非常適合預防和改善失智!
由於失智症正在年輕化,所以我們需要更早的了解失智症的預防和治療,才能避免狀況發生時帶來遺憾,通過中醫理論中的飲食調理、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預防失智症的發生,還能延緩已出現症狀的進一步發展!不要再覺得自己還年輕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重視大腦的保養,從多方面入手,遠離失智症!
立刻加入IQ健康網LINE@、追蹤IG,隨時隨地掌握最新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