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C
Taipei
星期四, 23 1 月, 2025
首頁癌症專區台灣乳癌年輕化比歐美早10...

台灣乳癌年輕化比歐美早10年!醫:外帶「這湯品」最危險

癌症連續多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要預防癌症,遠離致癌物是日常生活中的關鍵的一步。你知道嗎?我們習以為常的外食生活,可能暗藏健康危機!紙杯、外帶餐盒、免洗餐具等食品包裝中,含有塑化劑PFAS(氟化物)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長期累積在體內,可能引發乳癌、腎臟癌等疾病。

急診醫學與預防醫學專家張適恆醫師受訪表示,在台灣女性最常發生的惡性腫瘤中,乳癌多年來一直保持在發生率第一的位置,而且新診斷出乳癌的患者數量仍持續直線上升。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000名新發生個案,其中8成是比較麻煩的侵襲性乳癌。

另外,和歐美國家比起來,台灣的乳癌發生率雖然較低,但是年輕化的趨勢卻比歐美明顯。一般來說,台灣女性只要超過25歲,就有可能罹患乳癌;過了45歲之後,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進入高峰。上述的25歲和45歲,都比歐美國家平均提早了10年。張適恆醫師指出,其實在先進國家,乳癌的發生率幾乎都在升高,且都在年輕化,乳癌年輕化是全球大流行,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

- 廣告 -

那麼,造成乳癌大流行和年輕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老實說幾十年下來並沒有一個定論。雖然基因異常是導致癌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但卻無法完美解釋乳癌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基因異常是後天得到的,並非先天由父母給的異常基因。隨著年紀增長,細胞修復DNA的能力會越來越弱,當這些出錯的DNA來不及修復,就容易讓細胞轉變成癌細胞。

不過,上述這種起源於基因問題的癌症約在中老年時才會出現,和我們現今觀察到的乳癌年輕化現象不太一樣。今年9月總部於蘇黎世的非營利組織—食品包裝論壇FPF發表一項研究報告,發現被研究者的體內含有超乎預期的致癌物質,例如塑化劑和氟化物(PFAS),這些致癌物質大多是來自我們平常使用的產品包裝、生產線以及免洗餐具。提醒大家,外食族在享受便利時,應提高警覺,避免不知不覺中讓致癌物進入體內。

上述的PFAS是一類具有防水、防油特性的化學物質,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材料,例如紙杯、外帶餐盒、披薩盒和免洗餐具等。張適恆醫師指出,由於PFAS穩定、不易分解,會在人體內長期累積,增加罹患以下癌症的風險:

  • 乳癌
  • 睪丸癌
  • 腎臟癌

其中,PFOA(一級致癌物)已被證實對人體有致癌性,PFOS則被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這些都需要我們提高警覺,盡量減少暴露機會。

張適恆醫師特別提醒,外帶高溫食物,尤其是湯品,健康風險最高!原因包括:

  1. 高溫加速溶出塑膠袋或紙類餐具遇高溫,會釋放塑化劑及PFAS。
  2. 油膩、酸性湯品例如酸辣湯,油脂與酸性環境更容易加速有害物質溶出。

他建議民眾,外帶湯品時,盡量避免使用塑膠或紙類容器,可自備保溫瓶或安全材質的容器來盛裝熱食。

為了降低致癌風險,張適恆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1. 自備餐具外食時盡量使用自備餐具,減少免洗餐具的使用。
  2. 謹慎外帶食物避免外帶高溫湯品,尤其是油膩、酸性食物,減少有害物質暴露。
  3. 正確微波食物
    • 不要將食品包裝直接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 將食物轉移至玻璃或陶瓷容器中再加熱,確保安全無毒。

張適恆醫師強調,癌症與基因變異密切相關,而飲食習慣及環境中的化學物質,會加速基因變異的發生。雖然現代人無法完全避免外食,但透過自備餐具、選擇安全容器及謹慎面對高溫食物,就能有效降低健康風險。


參考資料:

天冷喝湯注意!癌醫喊「1湯品」超毒:千萬別外帶

- 廣告 -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Captcha verification failed!
CAPTCHA user score failed. Please contact us!

熱門新聞